北京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鳴政認為,現在學生平時忙于學習,關注的是學習和能力培養,在為人處世方面受到的教育很少。一來是現在很多家庭望子成龍,大家都在比誰成績好,誰上了好學校,誰有好工作好發展,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;二來是很多都是獨生子女,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少和同輩人的磨合,大人在教育時也缺少參照?!霸诼殘鲋?,年輕人如何學會與人打交道,確實是一個問題?!?/div>
在影響職場表現的諸多因素中,到底哪些最重要?調查結果依次是:“領導關系”(64.3%)、“為人處世”(62.8%)、“關系背景”(58.3%)、“工作能力”(56.0%)、“工作態度”(44.4%)、“同事關系”(36.8%)、“道德品質”(32.6%)、“資歷”(24.0%)、“學歷”(17.%)等。
“經歷了職業生涯初期的失敗,我意識到,靠關系背景這些,‘來也匆匆去也匆匆’,一個人的品格和能力才是不會被拿走的核心競爭力。” 肖衛東說,如果說“為人處世”是一種人格魅力,那也是靠長期表現建立起來的。既要適應單位的工作氛圍,為人正派,又要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,認真勤奮。總的來說,為人處世和工作能力都很重要。
他認為,要搞好“領導關系”,最重要的就是要和領導進行積極充分的溝通,“有不同的看法,可以在交代的時候探討,無論最終結果如何,領導都愿意接觸有想法的員工?!?/div>
肖鳴政指出,剛進入職場時,首先要了解所在單位,包括領導的專業背景和為人處世的風格等,“可以跟以前在他手下工作過的人聊一聊,有助于你做一個好的過渡。但最終不管走到哪里,都要靠實力吃飯?!薄半m然東方社會是關系社會,但對剛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,打好基礎才是根本。”肖鳴政認為,不同的崗位對“為人處世”和“工作能力”水平的要求不同,在管理崗位的話,對“為人處世”的要求會更多一些。
調查顯示,要在職場里獲得長遠發展,42.4%的人覺得“為人處世更重要”,19.2%的人認為“工作能力更重要”,38.4%的人認為“都很重要”。
■職場“為人處世”三大準則:愛崗敬業、不卑不亢、自信坦然
對職場中“為人處世”的準則,調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:“愛崗敬業”(57.7%)、“不卑不亢”(49.8%)和“自信坦然”(48.5%)。其他依次是:“不怕吃虧”(39.9%)、“八面玲瓏”(36.8%)、“謹慎小心”(38.6%)、“遠離是非”(39.0%)、“低調隱忍”(36.4%)、“舍得吃苦”(37.6%)、“領導至上”(32.2%)、“剛正不阿”(21.8%)等。
山東濟南的李愛民,在企業工作了43年,有40年都從事管理工作?!拔易袷氐氖牵瑘猿衷瓌t、努力工作、善于學習,做到不怕吃虧、精通業務、相信自己、不卑不驕。我善于聽取不同意見,特別是與我相反的意見,對上下級一視同仁。升職,也是一步一個腳印。”
在肖衛東看來,“不卑不亢”和“自信坦然”都是基于自己的能力和態度樹立起來的。對工作了解得充分而透徹,積極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,就能為領導的部署提供更多依據,從而幫助整個團隊作出正確決定,領導也會看重你的價值?!叭绻銥榱嗣孀佣つ坑?,或者怕惹麻煩對錯誤避而不談,結果下面不愿執行,出了問題領導也會覺得你‘害’了他。”
年輕人剛進職場,通常有學歷知識方面的優越感,容易得到領導賞識,越是這樣越要與人為善,幫助更多人解決問題,避免自己被孤立。
肖鳴政也很認同這三大原則,他認為,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在年輕人更傾向通過“自立自強”來立足。在這個過程中,堅持做到“踏實做事,誠實做人”就可以了。